无障碍阅读

独具特色的“老和尚驯狮舞”

作者:    来源:    发布时间:2022-02-14   点击数:9325

郾城境内民间舞蹈源远流长。汉少帝刘辩之妻唐姬系郾城人,能歌善舞,董卓处死刘辩之时,唐姬含悲歌舞,催人泪下。唐开元五年,杜甫年幼时在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彼岸寺经幢上刻有浮雕“伎乐嫔伽,手持吹竽、排箫”等,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千年前郾城境内的歌舞盛况。如今的“老少背”、“二鬼摔跤”等民间舞蹈大多取材于本土的民间传说,像郾城的狮子会、铜器会等都是乡村群众性民间舞蹈组织。而在众多民舞中,李集镇的“老和尚驯狮”更是独具特色。该舞是以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法延续,对研究地方人文历史和探索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于2010年6月被列入漯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
该狮子舞源于民间传说“老和尚驯狮子”。很久以前,少林寺一和尚下山游历,途中遇到一头母狮子含泪朝他跪拜作揖,和尚感到很奇怪,上前感慨道:“狮子本是百兽之首,为何如此?”只见狮子用蹄爪比比画画起来,和尚看此情景,便猜测一二。原来是猎人追逐雌雄二狮,雄狮子被打死,雌狮子侥幸逃脱,但此刻将要下崽,所以向和尚祈求救命。和尚原就是出家之人心怀善念,于是将母狮子带回寺院精心调养。过了不久,母狮子生下一雄一雌两只幼狮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和尚和狮子们生活在一起久了,便结下了不解之缘,狮子与他也是形影不离。而和尚却担心万一狮子伤害到百姓怎么办,于是便将自己日常习武的棍棒染成黑色和红色二种颜色,并根据狮子的习性研究了一套“八路棍”专门驯化狮子。有和尚之前与狮子们朝夕相处的情分在,又加上和尚的耐心驯化,狮子常跟着和尚外出游历,每到一处就玩耍一番,总是人气最旺。一年正月十五,和尚带狮子路过宓桥庙会,不知为何突然间母狮子兽性发作,一口吞掉一个吃奶的小孩,和尚大怒,将母狮子镇伏在地上,并用仙丹灌入口中,母狮将小孩完全屙出,众人大奇。在一旁观看的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了孩子,婴儿长大后,做了高官,为了报答和尚救命之恩和养父母的养育之恩,为此立了一根旗杆。此后,舞蹈中“狮子吃小孩”这一情节被当地人视为吉祥事,当地群众都怀着虔诚之情抱着自己的孩子让狮子“吃”一次,以此图个孩子平平安安,日后成为人中之龙。


在民间传说的浓郁氛围下,老和尚驯狮舞逐渐完善化,最终成为宓桥村“狮子会”的传统节目,民间又称《大头回回玩狮子》或《老和尚赶会》,最早在本地一代流传。据宓桥村“狮子会”存放的当年狮子口中“自报家门”用的丝绸带上记载:“艺人廉世传、化名水龙胆,明宪宗成化年间人”。此带因时间久远已腐朽,颜色已经不好分辨清楚,但是带子上的墨迹笔画仍可分辨。由此可知,狮子舞于宓桥至少有五百余年的历史。此外据老艺人段河西(1903年生)回忆,他记事时常观看《老和尚驯狮舞》演出,演出时和现在一样,扮演狮舞共8人,和尚1人,大母狮2人,两幼狮各1人,卖婆、卖当奴、小孩各1人。打击乐器有小鼓、小板鼓、大小镲、大小锣、大喇叭、梆子等。


整个舞蹈结构完整,情节生动有趣,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,全舞共分三个段落,一为“驯狮”,二为“狮子吃小孩”,三为“夫妻收养小孩。” 其中大头和尚武术化的表演特点更为吸人眼球。其典型的动作有:“弓步顶肘”、“蹲步击掌”、“鸳鸯腿”、“三股叉”的器械训法,路数俞发复杂。此外,戏狮中的“花梆步”也为突出特点,大头和尚一手执黑红棍,一手挥舞白拂尘,脚下碎步轻轻移动,武中带舞,风中蕴柔,在威风雄健之中,带有飘飘洒洒的韵味。

多年来,此舞都会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至十九演出,常活动在李集、商桥、临颖,平顶山、周口、驻马店等地演出,每到一处,都深受群众欢迎。1985年,河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办公室派人员来郾城调查,给予宓桥狮子舞具有全省别具一格的舞蹈种类的评价。